<p id="3dzbr"></p>
<listing id="3dzbr"><noframes id="3dzbr">
<p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/output></p>

<p id="3dzbr"></p>

<video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font id="3dzbr"></font></output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/p><noframes id="3dzbr"><video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/output></video><p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font id="3dzbr"></font></output></p><video id="3dzbr"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/output></p>

<video id="3dzbr"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delect id="3dzbr"></delect></p>

<video id="3dzbr"></video><p id="3dzbr"></p><video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font id="3dzbr"></font></output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/p>

亞速海北岸的城市:馬里烏波爾的前生今世

陳祥2022-12-20 21:16

陳祥/文

位于亞速海北岸的馬里烏波爾,是烏克蘭第十大城市、頓涅茨克州第二大城市,2021年人口為43萬。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差不多各占一半,最大少數民族是希臘人,其次是白俄羅斯人、亞美尼亞人、猶太人、保加利亞人。

這座美麗的城市,在2022年因長達三個月的圍城戰斗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。城市易幟,馬里烏波爾的戰爭已經暫時結束,城市建筑損壞嚴重。俄羅斯副總理馬拉特·胡斯努林在2022年8月初說,市中心所有歷史建筑都將被修復?;仡欛R里烏波爾的建城、發展歷史,讓人更加唏噓感慨。

“荒野”路上誕生的新城鎮

亞速海是個內海,通過刻赤海峽與外部更廣闊的海域——黑海相連。從亞速海出發,依次經過黑海、馬爾馬拉海、愛琴海、地中海,船只進入大西洋。亞速海是世界最淺的海,平均水深7米,最大深度14米。水淺導致海底植物長得茂盛,以及海水溫暖。以頓河和庫班河為主的諸多河流匯入,使得海水鹽度相對較低。

水里供氧充足,溫度暖和,加上鹽度低,使得這里曾經是蘇聯產量最高的捕魚區。輝煌時代,亞速海典型的年漁獲量為30萬噸,轉換為每公頃水面產80公斤,黑海只有2公斤,地中海0.5公斤。但由于興建大壩導致淡水入海減少,過度捕撈,以及不可避免的污染加重,漁業資源迅速衰退。

富饒、平靜、小小的亞速海,滋養了沿岸生活的人們,推動文明加速發展。馬里烏波爾一帶生存環境不錯,但在漫長歲月里人煙稀少。因為亞速海沿岸位于歐亞草原走廊上,這正是從內亞到歐洲的古老游牧民族遷徙路線,也是騎兵的“綠色高速公路”。在騎兵暴風驟雨般的沖擊面前,任何試圖在這條路線上定居的人都陷入絕望。歐亞草原走廊的一部分,龐蒂克-里海草原即“荒野”(WildFields),成為克里米亞韃靼人策馬北上掠奪莫斯科大公國的絕佳通道。

馬里烏波爾的城鎮雛形,最初是克里米亞汗國的可汗阿迪爾格萊(AdilGiray)在1577年建立。從1441年到1783年,這個韃靼國家一直存在于當今烏克蘭的南部。西方韃靼人,指的是在歐洲曾被金帳汗國統治的蒙古語部族、突厥語部族及其后裔??死锩讈喛珊拐J為他們的國家是金帳汗國和欽察王朝的合法繼承人。

奴隸制是奧斯曼帝國經濟和傳統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,奴隸貿易成為克里米亞汗國的經濟支柱。三個多世紀里,克里米亞汗國和諾蓋部落的軍隊,無數次偷襲俄羅斯、波蘭立陶宛聯邦為主的土地。數十萬東歐、高加索、中歐人,在克里米亞的奴隸市場上被販賣,更多的人死在偷襲村莊現場、長途運輸中。

“韃靼人使‘荒野’如此令人生畏。年復一年,他們迅速的突襲隊伍席卷了城鎮和村莊,掠奪、殺死年老體弱的人,并趕走成千上萬的俘虜,在克里米亞的卡法港口被賣為奴隸,這座城市通常被俄羅斯人稱為‘吸食羅斯之血的吸血鬼’。”烏克蘭裔加拿大歷史學者奧雷斯特·蘇特爾尼(OrestSubtelny)在《烏克蘭:歷史》一書里描寫斯拉夫人的恐懼歲月,“例如,從1450年到1586年,記錄了86次襲擊,從1600年到1647年,記錄了70次襲擊。”此書1988年出版于加拿大,恰逢戈爾巴喬夫改革年代,很快被翻譯成俄語和烏克蘭語,在烏克蘭獨立最初幾年里影響了烏克蘭歷史和民族意識的發展。

歐亞草原走廊,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烏克蘭歷史。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前,烏克蘭的政治地圖還可以清楚分成“舊”國家與“新”國家。北部和西部是舊烏克蘭,一個非常古老的農業聚居區,城市文明根深蒂固。南部和東部算新烏克蘭,曾經是歐亞草原走廊的一部分,直到18世紀與19世紀才出現大規模定居。

今日馬里烏波爾的地址上,扎波羅熱哥薩克人建立起前哨定居點。哥薩克民族,是主要來自烏克蘭大草原、信仰東正教、半游牧半軍事化的斯拉夫人。在當時東歐各個國家名義上的宗主權下,他們以服兵役換取了極大的自治權,留下驍勇善戰的英名。直到俄國革命發生,隨之而來的社會變革基本摧毀了哥薩克社會。2002年,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做了首次人口普查,尚有14萬人宣布自己是哥薩克。

其中,扎波羅熱哥薩克人生活在第聶伯河急流下方的龐蒂克-里海草原上,也被稱為“荒野”(WildFields)。這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,參與了跟波蘭立陶宛聯邦、俄羅斯帝國、奧斯曼帝國的一系列沖突與結盟,一次次改變了歐洲地緣政治。

到了1774年,經過幾個世紀的戰爭,俄羅斯很大程度上戰勝了克里米亞汗國及其奧斯曼宗主國。葉卡捷琳娜二世簽署了庫楚克開納吉和約,宣布克里米亞汗國是一個主權國家,不受任何外部政權的約束,本質是獨立于奧斯曼帝國。條約規定,所有在克里米亞的基督徒俘虜和奴隸,必須得解放并被送回俄羅斯,而俄羅斯堅持所有基督徒都是被強擄的。

然而,克里米亞的基督徒并不想離開這塊土地,葉卡捷琳娜二世一怒之下在1778年強迫他們疏散到俄羅斯。有人躲進山區,有人改信伊斯蘭教,俄羅斯的軍事勝利居然導致克里米亞大規模的伊斯蘭化。不過,還是有很多希臘人、亞美尼亞人與格魯吉亞人被迫離開克里米亞,定居在亞速海沿岸。

最主要的定居點,或者說殖民點,就是 1778年建立的馬里恩波爾(Marienpol),此處于1780年改名馬里烏波爾。

從沙俄時代到二戰時期

進入1782年,馬里烏波爾擁有了3000名居民。俄國在1783年吞并克里米亞,改成陶里達省,克里米亞汗國宣布終結。

19世紀初期,海關大樓、教堂-教區學校、港務局大樓、縣宗教學校和兩所私立女子學校,在這座新城鎮拔地而起。時間進入1850年代,人口增長到4600人,城里有120家商店和15個酒窖。

有部俄羅斯小說這樣描寫沙俄時代馬里烏波爾的冬日:“巴爾米拉酒店的窗外飄著潮濕的雪。百步之外是大海,我不敢說它是不是在沙沙作響。這片無足輕重、乏味的淺海在沉重地呼吸著,發出咕咕聲。不起眼的小城馬里烏波爾和她的波蘭教堂及猶太教教堂緊靠在海邊。發臭的港口,簡易的倉庫,沙灘上流動馬戲團滿是窟窿的帳篷,希臘式小酒館和小酒館門口孤獨、暗淡的燈籠。”

戰火降臨,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期間,馬里烏波爾遭受了重大破壞,海上貿易暫停。1855年春天,英法艦隊通過刻赤海峽,闖入亞速海,亞速戰役開始。在海軍大炮的掩護下,部隊登陸馬里烏波爾,摧毀了港口的倉庫,燒毀了幾座房屋。

進攻的重點目標,是俄國在亞速海最重要的港口——馬里烏波爾東邊的塔甘羅格。凱瑟琳二世曾在此建立亞速海艦隊,艦隊隨后成長為黑海艦隊。英法艦隊封鎖了塔甘羅格,切斷了俄軍穿越亞速海、前往塞瓦斯托波爾的補給線,但未能攻克城市。

克里米亞戰爭的慘敗,刺激俄國上下銳意改革。1869年,普魯士、瑞典、挪威、奧匈帝國、羅馬諸國、意大利和法國的領事副領事在馬里烏波爾設立了代表處。1882年,馬里烏波爾迎來大發展契機,煤礦城市尤佐夫卡(Yuzovka,今天叫頓涅茨克)到馬里烏波爾的鐵路竣工。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的小麥與頓涅茨盆地的煤炭,從此有了更便捷的出???。

一時間,馬里烏波爾成為俄羅斯帝國南部僅次于敖德薩的第二大港口。出口貿易繁忙,錢財滾滾而來,馬里烏波爾開始建立公共醫院、圖書館、發電站、自來水系統。

馬里烏波爾在19世紀末發展成工業中心。尼科波爾-馬里烏波爾礦冶協會和俄羅斯普羅維登斯協會的鋼鐵廠,在這里合作建成一座鋼鐵廠,生產鋼板、油管、鐵路鋼軌等產品。這是當地最大的工廠,鼎盛時期雇傭了5400人,工人是來自俄羅斯帝國廣袤國土各地的農民。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,馬里烏波爾的人口達到5.8萬人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埋葬了俄羅斯帝國。弗拉基米爾·亞歷山德羅維奇·安東諾夫-奧夫謝延科,是俄國內戰期間烏克蘭紅軍總司令,他帶兵在1917年12月30日占領馬里烏波爾。1918年5月1日,德軍占領這座城市,隨后在11月撤退。白軍在1919年2月來到馬里烏波爾,3月29日丟失城市,5月底再次占領城市。1919年12月,紅軍第三次占領馬里烏波爾,結束了馬里烏波爾爭奪戰。

布爾什維克重走一遍沙俄黑海艦隊誕生之路,1920年3月在馬里烏波爾成立紅色亞述艦隊,隨后遷往塞瓦斯托波爾,重建起黑海艦隊。

內戰徹底毀了這座港口城市。1922年,城里沒有一家工廠在運轉,饑荒肆虐,反倒是美國貨輪運來糧食,設立饑荒救助站。有資格獲取食物援助的人,每天能領到玉米湯、牛奶玉米糊、可口可樂各一份。隨后,新經濟政策啟動,城市商業活動幾乎一夜之間恢復。戰亂過去,馬里烏波爾開始了蘇聯特色的重工業建設。

舊鋼鐵廠基礎上,更大規模的鋼鐵廠開始興建。亞速鋼鐵廠(Azovstalironandsteelworks),也叫亞速冶金聯合體,是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要產物,也是當時最現代化的工廠。1935年1月,亞速鋼鐵廠開始正式生產。這座新工廠是蘇聯重工業的驕傲,工人享受到優渥福利,尤其是住房。

蘇德戰爭爆發,亞速鋼鐵廠為前線提供了許多物質。當蘇軍因戰爭初期的潰敗而出現人力短缺,工廠陸續派出六千多名工人入伍。德軍依然在迅速前進,工廠開始拆除部分設備,用火車運往烏拉爾和西伯利亞。1941年10月7日,平爐和高爐都停工。10月8日,馬里烏波爾淪陷。

1943年9月8日,蘇軍對馬里烏波爾發動小規模的兩棲攻擊,于9月10日收復城市。納粹德國對馬里烏波爾的統治,也就畫上了句號。納粹占據城市兩年,槍殺了1萬名猶太居民,將5萬名年輕男女送往德國強迫勞動,還將3.6萬名猶太人送進死亡集中營。

兵家必爭之地

戰后新氣象,城市要改名。馬里烏波爾1948年至1989年間改名日丹諾夫市,因為剛去世的蘇共元老安德烈·亞歷山德羅維奇·日丹諾夫正是出生此地。他長期主管宣傳工作,被視為黨內僅次于斯大林的二號人物。他1948年8月去世時,年僅52歲。斯大林讓馬里烏波爾改名,還在中心廣場建起日丹諾夫紀念碑。

城市發展欣欣向榮,人口在1958年增長到28.03萬,1970年是43.6萬,1989年是54.03萬。在二戰后的改建擴建中,亞速鋼鐵廠擁有了足以抵御核彈攻擊的地下掩體,工廠因此可在戰時作為要塞。在2022年馬里烏波爾殘酷的攻防戰中,這座堅固的工廠在炮火吞噬中漸漸被摧毀殆盡。

城市擁有發達的重工業,煙囪林立,鋼鐵廠和化工廠是城市重工業的代表。污染嚴重是必然而至的代價,在1970年代末期,日丹諾夫的工業排放量居蘇聯第三位,俄羅斯的新庫茲涅茨克和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分別排第一第二位。

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開始,1989年1月13日,應居民要求,城市恢復了歷史名稱——馬里烏波爾。不久后,蘇聯解體,烏克蘭獨立。1996年,烏克蘭開始實行私有化,亞速鋼鐵廠也隨之私有化。

到2011年,亞速鋼鐵廠是全國第三大鋼鐵廠,占鋼鐵總產量的15%。污染問題依然困擾著這座海濱城市,由于環境法規松懈、亞速鋼鐵廠在內的所有工廠的設備都過時,馬里烏波爾被美國《國家地理》雜志評為烏克蘭污染最重的城市之一。2014年后,鋼鐵廠失去了刻赤半島的鐵礦石與頓涅茨盆地的煤炭,直接導致產量大減,不過污染因此減輕。

黑色冶金占全市工業生產收入的93.5%,所以鋼鐵工人出身的本地人瓦迪姆·博伊琴科(VadymBoichenko)能當選市長。博伊琴科出生于1977年,在亞速鋼鐵廠開始職業生涯。他從工人做起,一步步升遷,最后做到廠里的人事和社會問題主管。2015年地方選舉,企業員工提名他參選,結果以74%的得票率成為市長,2020年獲得連任。

頓巴斯戰爭之后,馬里烏波爾成為頓涅茨克州的臨時行政中心。戰爭陰影下的生活體驗,損害了普京在許多講俄語的烏克蘭人中的聲譽,包括這座曾經很親俄的城市。超過10萬名在頓巴斯分離主義地區流離失所的人,涌入馬里烏波爾。這樣的人口流動,給城市帶來生機,也改變了市民對東邊鄰國的態度。

馬里烏波爾被認為是全國最有前途和最安全的城市。國際組織2021年一項排名,在透明度和問責制上,馬里烏波爾居烏克蘭之首。市長在2022年1月介紹城市人口達50萬,還不包括從沖突地區過來的難民。他很自豪說,馬里烏波爾正在變成烏克蘭的“商店櫥窗”,展示如何重建新的頓巴斯。

彭博社記者在2022年1月中旬贊嘆:“新的公園、公共汽車和海濱開發項目、供水和污水處理基礎設施,以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私人咖啡館和餐館,改變了這座城市的面貌。”如今,這里將成為決戰之地,這是誰都想不到的。

自從2014年危機以來,俄羅斯一直想打通頓涅茨克和克里米亞之間的通道,也就是亞速走廊。這里的零星戰斗始終沒消停過,戰斗的中心,就是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。開戰第一天,俄國海軍陸戰隊就從海上進攻馬里烏波爾,陸軍則從克里米亞和羅斯托夫兩個方向夾擊馬里烏波爾。

馬里烏波爾是亞速走廊的支撐點,失去它,烏克蘭就失去亞速海出???。長達三個月的馬里烏波爾戰役里,烏軍始終只能困守孤城,幾乎無力打擊巡弋在亞速海上的黑海艦隊。5月20日,俄羅斯國防部稱已經完全攻占了亞速鋼鐵廠,俄軍完全控制了烏軍藏身的工廠地下工事。至此,亞速海邊的圍城戰結束了。

烏軍在2022年11月11日占領赫爾松市,將兩軍對峙前線推進到第聶伯河。如果俄軍未來依然持續受挫,馬里烏波爾將再次化作慘烈戰地,只是雙方攻守之勢互換。

 

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日日迷棕林
<p id="3dzbr"></p>
<listing id="3dzbr"><noframes id="3dzbr">
<p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/output></p>

<p id="3dzbr"></p>

<video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font id="3dzbr"></font></output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/p><noframes id="3dzbr"><video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/output></video><p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font id="3dzbr"></font></output></p><video id="3dzbr"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/output></p>

<video id="3dzbr"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delect id="3dzbr"></delect></p>

<video id="3dzbr"></video><p id="3dzbr"></p><video id="3dzbr"><output id="3dzbr"><font id="3dzbr"></font></output></video>

<p id="3dzbr"></p>